合伙创业开公司虽然有着很多得好处,但是随着公司的不断地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问题,而合伙人之间经常容易出现一些股权纠纷的问题,股权是什么?股权是股东享有的,从公司获得的经济利益和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力,一般来说就分为这两部分,如果合伙创业公司不能很好地处理股股权分配的问题,会严重的影响到公司的经营情况。你妈,合伙创业公司如何分配股权?
股权如何分配?
1、股权和职能的关联
假设初创公司三个合伙人,一个负责内容,一个负责技术,一个负责销售,大家的资历又差不多,这个时候应该如何分配股权?
技术研发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而销售通常只在公司初创时能带来短期的资源效应,而市场职能介于两者中间。因此,对于这三种职能的股权分配,应该按照各自职能的综合效应,由高向低依次排序为——技术、市场、销售。
注意,以上设计适用于单创始人结构,即在具有多个创始合伙人的情况下,确立一个核心创始人,然后由其组建职能健全的团队。
创始人应当具备极强的战略规划能力,并集中指挥,使整个团队的执行保持高效。
2、企业股权结构的三种模型:
第一种,不控股型
这种模型的典型分配方式是创始人占34%的股权,合伙人团队占51%的股权,激励股权占15%。这种模型主要适用于合伙人团队能力互补,每个人能力都很强,老大只是有战略相对优势的情况。
第二种,绝对控股型
这种模型的典型分配方式是创始人占三分之二以上,即67%的股权,合伙人占18%的股权,预留团队股权15%;该模式适用于创始人投钱最多,能力最强的情况。
第三种,相对控股型
这种模型的典型分配方式是创始人占51%的股权,合伙人加在一起占34%的股权,员工预留15%的股权。这种模型下,除了少数事情(如增资、解散、更新章程等)需要集体决策,其他绝大部分事情还是老板一个人就能拍板。
这三种模型里面有几个特点:
首先,合作人的股份没算在里面。
预留合作人股份存在很大的问题。假设创始人预留20%股权给后面的合作人,合作人从他手里买股份,这就叫“买老股”。从法律关系上来讲,这是合作人跟创业者个人股份之间的关系,不是跟公司之间的关系。这个钱进不了公司账户,而成为创始人个人变现,不是公司合作。而且,一旦创始人卖老股,合作人出很高的溢价进来,创始人马上就面临很大的一笔税。
所以,不建议一开始给合作人预留股份,可以进来以后大家共同稀释。
那么激励股权为什么建议预留呢?
主要原因是能充当调整机制。比如,很多创始人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找合伙人其实没多少选择余地,觉得凑合就一起干了。但是过了段时间,发现这人能力不行,此时,预留的部分就能出面解决这个问题。
3、股权控制方式
纵观国内外上市且发展良好的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占股20%左右是较常见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考虑,公司的控制权会不会出问题?
事实上,不是说只有控股才能控制公司,不控股的老板也能控制公司。这里就牵涉到几种控制方式:
1、一致行动人协议
简单来讲就是,所有事项先在董事会内部进行民主协商,得到一致意见,否则就以老大的意见为主。
2、投票权委托
最典型的是京东。京东上市之前烧了很多钱,刘强东的股份很少。所以,京东对后来的合作人都有前提条件,就是把投票权委托写好——刘强东在上市前只有20%的股份,但是有50%的投票权。
3、AB股计划
AB股计划通常是把外部合作人设置为一股有一个投票权,而运营团队一股有10个投票权。例如刘强东一股有20个投票权,所以他总够有将近90%的投票权。
4、持股平台
针对于有限合伙。老板可以把合伙人、员工的股份放在员工持股平台上,以此把合伙人跟员工的股权全部集中到自己手里。
关于“合伙创业公司如何分配股权?”的全部介绍就到这里了,在创业之初很多的创业者都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不太在意这些,而到了后期矛盾出现才发现已经晚了,所以在创业之初这些问题都要考虑进去,才能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注:系本文编辑转载,来自搜狐,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融界立场。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