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生态圈”的概念来源于生物学,但对擅长打破边界的国内互联网企业来说,“互联网+生态圈”绝对不是一个舶来品,而完完全全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从打造流量入口到生态圈
互联网行业引入“生态”的第一人已无迹可寻,但把“生态圈”作为“内功”开宗立派并成为一时现象的当属处于风口浪尖的乐视创始人贾跃亭。从2012年919颠覆日演讲高调进入互联网电视市场以来,乐视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生态营销概念伴随着视频网站、电视、汽车、金融、企业云等,乐视生态布局似乎成为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新标杆——产品不必极致,但故事一定要圆满。
但2010年移动互联网发轫之初,可不是这么回事。
这个时候百度还在主打塞班系统,微信则还在内部封测,而偏安江南的阿里在狂揽55.57亿,营收暴增43.4%后,与亚马逊一起拉响了电商的世界大战。直到iphone4犹如神兵天降,这些往昔的“小巨头”们才猛地惊醒,忽如一夜春风来,苹果、安卓满街开。
iphone4有多厉害?在那个诺基亚占统治地位的年代,iphone4上市第一年就收获了全球手机利润40%的惊人数据,而安卓系的HTC、摩托罗拉、三星瓜分了30.8%的利润,以诺基亚为代表的塞班无论是利润还是市场份额已显颓势。
互联网行业总是遵循着流量尾随效应,本质上智能机的兴起代表了新的流量入口的到来,而这个流量规模是比PC端还要令人兴奋的。
硬件驱动软件成为必然,2012年之前的商业逻辑成为不计成本的入口之争,大致的模式可以归结为:
底层流量——移动应用——应用市场——其他产品端。
即:底层流量集中到智能机后,在移动应用的高频使用中汇聚,进而收归到应用市场,再分发到互联网企业的支脉产品。其实这已经初具“生态”的雏形。
因而,10年后,BAT为抢占新的流量入口,疯狂砸钱做应用市场。包括,当时18.5亿已经是互联网最大并购的百度收购91,当然,彼时百度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移动事业群组”并把自己的“百度移动应用”改名为“百度手机助手”(虽然现在仍然不温不火,但当时李彦宏非常看重这个项目)。
还有,与之对标的360手机助手和腾讯应用宝,前者推出了自己的“蒲公英创业计划”并提出“50万以下不分成”,后者则对“前三个月收入百万内的游戏应用宝不参与分成”都彰显着巨头对“入口”的迫切控制。
除此之外,还有同时崛起的安智、豌豆荚、苹果手机助手等中长尾应用市场。
BAT对入口的打造,与之相对应的“护城河”则更向是如今的“生态圈”概念,为了更好地收割入口流量,应用市场只是一个媒介物,抛开13年下载“免流量”的“黑科技”成为他们的标配不谈,他们所期望构建的“护城河”则是流量分发雏形的升级,大致上这个护城河由三部分组成:用户、开发者、应用市场,在此基础上进而延展出用户圈、开发者圈、应用市场圈三圈融合的完整生态,这一生态模式也被之后无数的创业公司效仿。
TO VC/PE的“生态圈”
如果说为了入口之争而打造的护城河生态模式还有理有据,那么13年之后随着互联网创业浪潮的到来,生态圈则成了创业公司的圈钱利器,“产品型公司值十亿美金,平台型公司值百亿美金,生态型公司值千亿美金!”成为VC/PE的一种流行说法。
某知名的图片社交APP(不便透露名字),在拿到阿里A轮千万合作后,本应该做的是继续打磨产品,深耕用户运营,以此搭建未来的盈利模式并巩固合作人信心,但实际上,与之相反,为了快速找到B轮(1年内),创始人提出该APP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社交生态圈——APP核心用户圈、插画师圈、开发者圈(面向开发者公布SDK),三圈融合,互利共生,整体生态下产品估值至少1个亿,可结果却不尽美好。
另外一个很早做VR的产品也一样,还刚拿到天使轮,就致力打造VR生态圈搭建VR生态帝国,他们更“务实”一些,跨时代地提出了五圈融合,即:VR手机、VR电视、VR电脑、VR社交、VR电商,五大板块,估值10亿美金。
但毕竟人人想当乐视,可你却不是贾跃亭。生态圈成为创业者给资源讲故事的标配,不仔细琢磨觉得这样的生态圈确实非常有想象空间。不过,创业公司们所提的“生态圈”有非常致命的逻辑错误,即:缺乏基于产品本身的场景和可视化的商业路径。
上述的例子和其他创业公司所提到的生态圈构建中,在这两块是明显不足的。乐视只是一个孤例,且可以看作是黑天鹅事件,贾跃亭每公布一个乐视生态板块,股价就翻番这在BAT的发展过程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在停牌前:
*在2015年的31个交易日中,乐视网出现7个涨停,昨日84.89元的收盘价较去年12月23日上涨近190%,乐视网最新市值则达到714亿元,排在创业板之首。
期间乐视只是发布了手机和还处在概念阶段的超级汽车。
所以,用生态圈对资源画饼,目前只有乐视生态有效(但目前来看俨然也不是那么利好)。而创业公司则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产品的场景和可视化的商业路径。
“生态圈”的实质
其实就实体经济而言,“生态圈”的实质应该是企业的多元化战略、行业的横向整合,还有传统企业的业务转型。
它的表现形式应该不仅限于讲故事,而是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跨领域和多元化的发展。数据显示,在15年的并购交易目中,多元化战略的案例突然由2014年的81起,飙升至2015年的299起,首次超越横向整合成为最多的交易事项。与此同时,2015年上市披露的以多元化战略为目的的交易金额高达5137.67亿元,超过横向整合和行业整合以及业务转型的总和。
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印证了一个道理,当下“生态圈”的构成,不只是业务板块的简单叠加,而更应该是围绕企业发展更为实质性的目的。
而以大数据为核心,缠绕流量、内容、商业三个板块才是企业想要打造的生态圈的本质。
正如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何小鹏所说:“成功的生态基本上都是把流量数据跟商业解决的非常好。能够让大量的内容厂商、服务厂商、制造厂商能够在这生态上能够共赢。”
那么,未来呢?不反思自身,盲目追求合作和估值。创业者们真的离“伟大”的互联网企业只差一个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