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有多厉害就不用多说了,用事实说话,主要就两点:
从一个小“个体户”干起来一家遍布全球的跨国企业,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两年多来被世界头号强国一再极限施压,华为照样能逆势成长。这就是本事。
不服的话,世界上还有哪个企业敢拍着胸口说能比华为做得更好?
这个压力如果换成某兴、某想,它们能撑几个月,还是几天?
别的不多说,我们今天主要谈一谈任正非凭什么能把企业做得这么牛气,创业者应该从中学些什么。
三十年前,华为成立时候没有什么资源、技术和人才,为了让公司活下去,任正非甚至琢磨过墓碑的生意。
最困难的时候,任正非自己去进货、搬货,一堆货物摆在地上,几十米一次分批向前移,再远就怕看不见、被人偷了。
所以后来华为的高管说创业初期才是公司最困难的时候。
那么,深圳当年大大小小的企业比比皆是,郭平、郑宝用、徐直军、徐文伟、李一男等人才为什么要加入华为呢?
要知道,他们当年都是天之骄子,自己可以创业做老板,去打工也能很快去企业脱颖而出,发家致富什么的不在话下。
不是因为任正非给了他们多少钱,也不是任正非给他们灌了多少迷魂汤,当时华为哪有多少钱啊,几十个人在民房里打地铺,所谓生产线就几台最简陋的仪器。
根据华为一些元老的回忆和任正非的文章,这里大致总结了三条原因。
第一就是任正非的人格魅力,比如郭平当时在华中理工大学读书,任正非坐火车扛着交换机就去学校拜访专家教授,在教授的引荐下,郭平与任正非打上了交道。郭平毕业后就加入了华为,而郑宝用和李一男都是出自华中理工。
所以,近期任正非接连拜访高校,这是有渊源、传统的。
那时候任正非能够吸引高级知识分子加入公司,主要是他坦诚、务实和求才若渴的态度,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任正非确实有种让人信任的人格魅力。
第二就是任正非“画大饼”的能力。
比如徐文伟当时在深圳一家香港企业担任技术骨干,任正非就经常去找他吃饭聊天,几次下来,徐文伟就被任老板打动了。
一边是实实在在正享受的高工资高待遇,前途似锦。一边也是高工资高待遇,前途远大,但那是以后。
徐文伟下定决心选了更有前途也有更大风险的华为,这就像是在**,事实证明他**赢了。
其实,徐文伟不是在**华为以后多了不起,他是在**任正非这个老板肯定能做成事业,而且是伟大的事业,就算华为失败了,任正非这样的人也注定会做成其他的事业。男人嘛,谁还没有过建功立业的理想呢?
第三是就是任正非找到并搭建了一个能够激发人的能量的方法和机制,这才是最关键的。
各位老板请想一下,是不是员工的知识水平越高就越难管理?或者说,人才能力越大就越难管?
如果员工没有一个合适的管理方法和机制,人越多就越难以发挥生产力。“力出一孔”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太难了。
为此,作为老板你要去想员工所想,只要明白他们心里想什么、要什么,你才能因势利导,聚众人之私而成一人之公。
很多老板在这点上都想错了,他们觉得把人才招来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就行,干好了给钱多,干不好扣钱或辞退,管理不就是这么简单吗?
哪有这么简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诉求,每个员工都有一身的能量,你需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尊重他们的个性、利益和前途,才能激发出他们的能量,让其聪明才智为企业所用。
能量是需要释放出来的。
员工自己主动去做与你强迫、诱导他们去做,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要我做”和“我要做”的转变关键就是基于对人性的洞察和把握,这就对老板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极大的考验。你既要不断学习知识,也要持续在实践中实事求是,总结经验,提炼规律。
所以,管理之道只能是提出原则,具体应用都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人而异,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华为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完全是华为数代员工聚集在一起巨大能量的释放效应,在研发基地,在非洲市场,在欧洲、南美、东南亚,华为人在任正非的带领下,以积极进取的活力塑造了伟大的事业。
任正非对人才的尊重、重视,他那种发自肺腑的精神鼓动性,以及对人的能量的激发,都是值得创业者一再学习和体会、实践的。
注:系本文编辑转载,来自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融界立场。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