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品牌,但是在芸芸众生之中,人们只会记得少数人。品牌也一样,每个创业者都希望自己有品牌,但是最终被记得的只是少数人。
怎样才能做好自己的品牌?这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用最恰当的方式,对目标用户表达出自己的独特特质,让大家喜欢上自己的品牌。具体的做法需要每个人仔细揣摩,但有一套基本框架可以作为品牌建设的衡量标准。简述如下:
1、模式
先想清楚自己品牌应该的样子,所处的地位,搞清楚品牌的人设、性格、特点以及独特竞争力。这样会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根据这个初步印象,再抽离出1-3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结合所在的行业、所处的环境、以及产品本身,就会形成一个产品气氛。
根据这个气氛再对品牌进行更加反向具象化,明确品牌的slogan、形象识别系统、内在价值、和用户的共鸣点等等,把每个细节都完善出来。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传播,建议创业者完善出一个完整的品牌故事。包括3V在内,包括品牌发展在哪,先设定好品牌的核心目标,企业发展就会更聚焦。
现在,产品和品牌和外在形象都已经完全融为一体,而且开始了具象的、人格化的发育,所以,讲形象其实就是剖析和深度挖掘企业自身,进行解构和建构的过程。
2、品控
但是,有了品牌的构想和概念,未必在落地时就能得到妥善的执行。
举例而言,品牌要求企业本身必须专注,但是创业者看到身边有新的机会,还是忍不住插手,最终这种方式就会破坏自己的品牌形象。这种损失,品牌经理是无法弥补的。很多创业者以为规则是自己定的,自己就可以例外,但最后把整个企业都搭进去了。
什么是品控?当有了品牌的基本模式之后,创业者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模式能有效落地。这个和“执行力”有些像,但在中国,执行力特指高效落地,所以又不大一样。品控是保障,是确保模式实现的手段。
比如,品牌形象到底是个人的事还是整个公司的事?品牌应该是一把手工程,就是因为确保每个自己的执行是创业者最核心的工作之一,没有任何借口。乔布斯说,看门的可以允许有借口,副总裁以上的人就没有任何借口。我想这就是品控的意义所在。
在中国,重模式轻品控,很多内容流于形式,最终品控问题成为企业陷入危机的根源。
3、校正
校正准确的说法是,要有持续校正的逻辑。
很多创业者做了决定了就不再思考更多细节了,因为这种全局性的服务,每一个细节的调整都是牵一发动全身。所以很多创业者不喜欢经常变动调整(也有一些喜欢随时变动调整),但是,要持续的进化,才有价值。
为什么要有校正?就是因为世界是动态的,飞速向前,而且每个点都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你作为行业领先者时,你就是那个方向,但是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各个领域里,颠覆都在从外部发生的。因此,想要保持最先进,就必须不断思考,实时更新。校正逻辑,应该成为创业者思考的一部分。只有同时兼具模式、品控和校正时,企业自身的形象才可能会饱满,可能有不足,但不会是致命的伤害。
校正就意味着不断地复盘你的品牌模式,以及优化品控。持续更新之后,让企业从内到外,每个点每个细节都逻辑一致,保持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