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系春晓资源合伙人何文,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主要从进城和下乡两条主线梳理了农业互联网的合作机会。
作为一名农村长大的合作人,又曾经在多个农业食品企业工作过,并参与过多个农业项目的合作,我对初创企业进入农业领域的沟沟坎坎有许多切身体会。农业的生态很复杂,存在契约精神缺失、天然的弱质性、合作周期长等问题,尽管是个大行业,但通常情况下我都不太建议合作机构轻易进入传统农业领域。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机构也没有把农业作为重点合作领域。
然而不经意间,农业领域也吹起了互联网的春风,从本来生活、天天果园等 To C 生鲜电商,到美菜、链农等 To B 食材供应商,再到农商 1号、田田圈等农资电商,以及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亩田,明显地感觉到创业者们和资源在快速地向农业互联网领域聚集,尤其是最近,各 FA 平台上出现的农业互联网创业项目越来越多。
“互联网 +” 时代,确实需要重新审视一下农业领域的合作机会。这样一个需求稳定的万亿级市场,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领域,但同时又是信息化最落后的地方,谁都能意识到这里面有多大的互联网改造潜力。不过,农业互联网与城市互联网相比也有其十分独特的属性,很多合作人和创业者也许还没有做好功课,便被大风推到了跟前。我在这里整理一下几年来的体会与总结,与大家分享,希望帮助初入农业互联网的合作&创业的伙伴们迅速认知这里面的 “道道”。
大体上,可以从 “进城” 和 “下乡” 两条主线来分析:
1、“进城”——农业互联网之 “农产品进城
“进城” 主要是指 “农产品进城”,“农产品进城” 核心是要解决农产品流通的效率问题。农产品流通又可分为 “产地——销地” 的大流通和 “销地——最终用户” 的小流通。围绕着这两种流通产生了如下几种商业模式,其中农产品 B2B 平台是大流通,生鲜电商(To C)和食材供应平台(To B)是小流通。
农产品 B2B 平台
商业模式价值与现状:该模式的价值在于压缩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信息不对称。由于农产品交易市场规模大、两头散的特点,这一模式理论上应能产生多个大型的平台企业,值得期待。目前多数平台企业仍处于起步期,如果仅仅靠补贴引导贸易商之间的交易到平台上,而没有其他更多的衍生模式,价值创造有限。
未来发展趋势:未来的方向应是上游尽可能贴近产地,下游尽可能贴近终端客户,依靠环节缩短和规模优势创造的价值来持久黏住客户。
生鲜电商(To C)
商业模式价值与现状:该模式的价值在于利用高效的供应链完成高质量的交付。从易果网开始,生鲜电商发展近 10年,至今仍没有产生出让人期待的大企业。我认为,核心难题还是物流成本太高。单均物流成本高决定了生鲜电商平台只能提供价格昂贵的中高端食材来覆盖(按照测算,客单价需达到 200 元以上),这较大的地限制了其市场规模的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纯线上的生鲜电商企业恐怕只能成为小而美的电商平台。这方面美国的标杆企业是 Fresh direct。但近两年,在 O2O 的大潮下,生鲜电商也开始了进军社区的进程。通过社区店的设立,能大大降低生鲜的配送成本,并满足体验需求,因而使得大众生鲜食材配送成为可能。在这个领域,本来生活、闪电侠、十五分钟等企业都在探索,沿着这一方向,我认为也许未来能产生巨头企业。
食材供应平台(To B)
商业模式价值与现状:其价值在于提升餐饮食材市内交付的供应链效率。食材供应平台又可细分为自建供应链的 “类京东” 模式和整合传统批发商进行配送的 “类淘宝 “模式。前者有美菜、链农,后者有天平派、鲜供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