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如今很多大学生刚步入社会就想进行创业,有成功的又失败的,而大城市创业的失败率非常高,相比于四五线城市,不仅生活水平低,而且竞争者也不多,因此,创业要懂得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从线上到线下,虽然过程会有困难,但是最终还是能够成功相信自己。
在“逃离北上广”概念泛滥之后,回到三四线城市并选择创业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创业和合作这件事,看起来更像是一线城市的公司们玩的游戏。
如果身处三四线城市,不论是合作环境、媒体资源,还是员工质素等各种方面,都远不及一线城市。
但实际上,有很多上市公司就是在非常小的三四线城市成长起来的,其中还有很多互联网公司,比如hao123等。
在“逃离北上广”概念泛滥之后,回到三四线城市并选择创业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能让你远离尸横遍野的红海市场,开辟一条新的路径,拥有更好的机会。
选择市场和竞争者比创业本身更重要
如果你在三、四线城市创业,最难熬的就是早期。当你做到一定规模以后,资源自然会找上门,就像Ben&Jerry's后来也被合作和收购。但三、四线城市最大的相对优势(注意:仅仅是相对)是什么呢?那就是竞争对手相对较少。
我大学时有两位血气方刚的同学,都认为自己是最聪明潇洒的厉害角色。他们在跳舞时为了争夺女友而打架,一直闹了整年,结下深仇大恨;毕业前还经常劳师动众,动员兄弟互相找场干架,没完没了。
大学毕业后,同学们各走各的路,其中有许多出国留学。不用说全世界很大,光美国就有数千所大学、数万个专业供你深造,去哪里都有好学校读。
而这两位互相仇视已久的同学,开学当天赫然发现,彼此都进了同一城市、同一大学的同一系,许多课程居然也都在同一班。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时,为这两位同学的相处捏了一把汗。听说他们在学校里天天碰面,但还是彼此互不理睬,至于有没有再打架,我就不知道了。
我经常用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诚创业者:永远不要以为竞争者不存在或是不够多。就算你有千百个朋友,但常常看不到他们;但你只有一个敌人,却会到处撞见他。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也许你亲自看见或听到了竞争者的事,也许你对风声略有耳闻,但有一些完全隐藏在你的雷达之外,正在比你更神速地开发同样或是类似的产品与服务。
你要尽全力了解这些在明处与暗处的对手,从一开始就将他们列表追踪、分析强弱优劣;因为唯有知己知彼,才有可能不断改正进步,维持真正的领先地位。
正因如此,小型创业公司往往可以按照自己的特色来制定出一套策略。就像日本武士宫本武藏一样,总知道如何利用地形、气候、人心,将武功更高的对手打败;或者像电影《英雄》里的李连杰,他凭一招“十步一杀”就能成为最犀利的杀手。你不需要样样强,但绝对需要拥有一两项自己的独有特色、必杀绝招,这样一来,就可以凭借这些特色在创业中崭露头角。
如何选择市场和竞争者?
先问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
你的产品十家最大的客户足谁?你认识他们吗?你是否认识能与这些客户打交道的经销商?他们每年买多少、用多少?
如果这些客户目前使用的,还是他人的技术或产品,他们有什么痛苦?这些痛苦足小麻烦还是大弊端?他们足否迫切期待新的取代品,还是根本无所谓?
现在市面上还有哪些竞争者在争夺这些主要客户?他们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整体市场的规模与远景如何?新公司有什么切入的机会?
其他更深入的问题,像“这些产品的选取与购买是通过什么程序”“由什么单位或部门用何种方式购买”等,都是需要面对的重要考量的问题。
如果你对以上这些问题都无法拿捏的话,可能就还缺少对目标市场的认识与确实了解。
在此,我建议创业者用斯坦福研究中心(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SRI)的“NABC”原则,去长期了解你的市场:
N: Needs (需求),探索市场上客户的真正问题、痛苦、需求何在。
A: Approach (途径),了解他人与自己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与痛苦。
B: Benefits (益处),你的解决方案能带给客户什么新价值与贡献?
C: Competition (竞争),真正去面对、研究所有现有与酝酿中的竞争对手。
正确的市场思维,必须先从了解市场的需求开始,然后逐步推回自己能做什么、能提供什么解决方案。请你想一想:你是否真正对希望从事的创业项目,对自己的目标市场有彻底的了解?这个目标市场在三、四线城市有机会吗?
这恐怕才是正确的起点。
这些特色的寻找也不难。万流归宗,不论是产品或服务,所有市场上竞争的特色定位,不外乎以下项目的混合或延伸:
时间(Time):你领先市场了吗?晚了轮不到你玩,太早领先反而变成烈士。
整合度(Integration):你的产品整合度比别人高吗?大变小、重变轻、厚变薄……
智能(Intelligence):你的产品智能程度更高吗?笨手机与智能手机的差别就是一个好例子。
包装(Packaging):所有其他的周边定位方式、包装、广告,砸钱铺天盖地建立营销管道或是寻找名人代言,这些都是协助创造明显定位的方式。
扩展性(Scalability):扩展性好吗?这里所指的,不只是讲硬件的生产数量,软件或网络服务一样行得通。当产品达到某个巨量规模时,你的定位就会以不同方式呈现。
如果要你简单快速地说出自己与竞争对手最大的不同在哪儿,你说得出来吗?能清楚地为你自己定位吗?
当然,从合作角度来说还有一种特例——行业内的专家,如果恰好他不在大城市,倒是有机会在早期获得合作。有一位很成功的企业家,他对任何前来合作的创业人士,只问三大问题:
“这个东西你做过没有?”
“如果以前做过,做得好不好?”
“如果以前没做过,你要如何一下子培养出多年本事?”
问题虽简单,却一针见血。合作人把握基本原则,不客气地穷追猛打,许多伪装的门面很快就不攻自破。三个简单问题,确实可以分辨是否真本事、真功夫。
所以,创业者理所当然要以“掌握核心能力,长久垂直深入发展”为第一要务,才有可能过第一关。也正因如此,有太多朋友奉献一生在专精的学问或技术上,却对自己所处的市场没有整体的了解。
很多创业者创业初期都会去纠结先要市场还是先要技术,这算是个伪命题,技术的开发需要市场的支持,而挖掘市场也需要技术作为后盾,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系本文编辑转载,来自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